《战地4》争议:揭秘游戏如何误导青少年,扭曲中国形象
17
1
《战地4》:中国元素引发争议,文化侵略还是游戏创新?
EA射击大作《战地4》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包含的中国元素更是成为了焦点。这些元素对于许多中国玩家来说,却犹如嘲讽一般。近日,《中国国防报》刊登文章,选取《战地4》中编造中国邪恶侵略的剧情作为案例,谴责国外游戏肆意丑化和抹黑中国。文章指出,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打造彰显良好国家形象的文化产品。全球发行的《战地4》游戏,以中国内战、美国援助为背景,其中掺杂不少与现实不符的细节,抹黑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以电脑游戏、影视及娱乐节目为载体,宣传自身价值观,丑化他国形象的做法,是文化侵略的新形式。我们不仅要与这种行为作斗争,更要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打造彰显中国文化与良好形象的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一个美好正面的国家形象。

《战地4》中的中国元素:是文化侵略还是游戏创新?
美军部队攻打中国上海,与解放军激烈交火?这不是现实,而是游戏《战地4》中的剧情。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以2020年中国国内局势动荡为背景,美军为了“争取和平,挫败阴谋”,在中国闹市、近海以及山脉,和解放军激战。作为美国EA公司的得意之作,《战地》系列一直备受游戏玩家的青睐,近期《战地4》全球发售,以其高画质、高拟真度,一经推出便引来全球各地不少的拥趸者。游戏中对中国形象的描绘却引发了争议。
抹黑中国形象:是游戏制作方的失误还是有意为之?
《战地4》中描绘了一个妄想夺取政权发动政变的中国将军的反面形象,其中掺杂了不少不文明用语,再加上游戏中墓碑上出现的搞笑文字,使得这款游戏显得不伦不类。曾在中国旅居三年的美国玩家Dauid试玩后表示:“这款游戏让我感受到制作方还是用老眼光看待中国,这是不真实的。”西方国家之前制作的战争游戏,大多将假想敌设定为俄罗斯,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于是国外一些游戏公司日益热衷拿中美冲突作为噱头来赚取眼球。
文化侵略还是游戏创新?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丑化和歪曲,不仅存在于电脑游戏中,在近年来热播的国外电视剧中也有很多不实描述。例如:《生活大爆炸》中暗讽中国“学霸”诚信问题;《神盾局》渲染山西黑煤窑;《疑犯追踪》则展示了一个成为“鬼城”的鄂尔多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种文化侵略是否是游戏制作方的失误,还是有意为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文化侵略,同时又能保持游戏的创新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上就是非法玩家原创的《《战地4》:中国元素引发争议,文化侵略还是游戏创新?》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