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游戏市场:中国玩家粘性低,未来走向何方?
社交游戏市场的冷思考:繁荣背后的隐忧
现象级的游戏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交圈引发热议,这不禁让人产生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的错觉。在深入探讨这一现象之前,我们需要先冷静地泼一盆冷水。
社交游戏的兴衰:从黄金年代到衰落
事实上,社交游戏并非没有过辉煌的时刻。以Zynga为例,正是凭借社交游戏起家,其《开心农场》等游戏曾风靡全球,在中国也涌现出大量仿制品。那时的社交游戏市场可谓一片繁荣,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关注。正如我们所知,这股热潮很快便消退了。
在我国,微信崛起的那几年,各种“天天系列”游戏也曾一度火爆。但随后,这些游戏也逐渐失去了热度。这背后反映出一个规律:社交游戏的兴盛往往与社交平台的崛起初期密切相关。Zynga的崛起正是在Facebook初期,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随着社交平台的成熟和内容的丰富,社交游戏的作用逐渐减弱。
社交游戏的用户粘性:低到令人担忧
有人可能会认为,社交游戏立足于社交网络,用户粘度应该很高。事实恰恰相反。社交网络中,用户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分心,不断追逐下一个流行的事物。一旦有新玩意出现,之前的“旧相好”很容易被遗忘。现在,我们还能想起上一个在社交圈引发热议的游戏吗?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款突然爆红的社交游戏其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往往不具备盈利能力。社交游戏能火的原因本身就不确定,这是基于社会行为的不确定性。一旦爆火后再考虑盈利方式,往往还没开始盈利,游戏就已经“凉”了。这也是资本不看好社交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交游戏的道德争议:游戏不是社交的幌子
除非你能够百分百引领社交网络,开发的游戏每一个都是爆款,且在开发前就想好盈利策略。这世上并不存在这样一家上帝视角的公司。简单来说,社交游戏市场就像买彩票一样,全靠撞大运。上一款游戏成功的经验完全无法用于下一款游戏,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成熟经验、没有沉淀积累的市场。
我们认为,想要一款游戏在社交圈保持较长时间的热度,首先它必须是一款好游戏,一款经得起推敲的好游戏。现在很多公司的想法完全颠倒了,试图通过市场运作在社交圈点火,这种游戏注定会迅速衰落。
有游戏界大佬曾评价社交游戏,认为这种游戏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邪恶的,对游戏行业是一种侮辱。我想我的观点跟他差不多,游戏不是社交的幌子,社交也不一定要靠游戏,而且社交游戏连快钱都赚不到。
以上就是非法玩家原创的《社交游戏市场的冷思考:繁荣背后的隐忧》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