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巨资投入未火,未来走向揭秘与突破

2 0

《命运2》:最“怪”的AAA游戏

以2017年的视角来看,《命运2》这款由Bungie开发、动视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似乎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它既不是去年最顶尖的优秀作品,也未曾沦为品质崩坏的典型。如果要为《命运2》在去年的表现中寻找一个独特的定位,那么它可能是去年3A作品里最“奇怪”的游戏。

Bungie:一个“怪”公司的传奇

Bungie的确是一个很“怪”的公司,至少最近几年如此。作为《光环》系列的缔造者,在许多粉丝心目中Bungie就是才华和优秀的象征,是他们崇拜的对象。然而这群狂热的粉丝却一次又一次地在《命运》系列里被Bungie疯狂伤害。当你以为这一次的错误是Bungie不小心导致的失误,下一次这个老牌3A开发商一定会吸取教训时,Bungie几乎一定会用更严重的错误来“打玩家的脸”。

“奇怪”的高开低走

作为一款大投入大制作的商业作品,《命运2》有着梦幻般的开局。游戏发售的第一周势头生猛,打破了“PS商店首日销售量”、“单周用户在线数量”、“Twitch收视时长冠军”等多个记录。但是之后,这款原本在商业上应该高歌猛进的作品忽然间就像飞速升天的火箭没有了燃料一样,急速的开始下滑。

资本注定是冷酷而现实的

华尔街的投资公司下调了动视暴雪的股票评级,理由就是大量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离开《命运2》”。投资公司的分析师称,虽然去年的《使命召唤:二战》为动视暴雪创收不少,但是《命运2》如今挣扎的表现几乎抵消了这一层利好,所以投资公司也因此开始保持谨慎的态度。

坎坷命运的开始

无论是玩家大量流失、投资者信心下降,都是《命运2》当下面临的棘手问题。但“身处困境”这种事似乎对于Bungie和《命运》系列玩家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事实上,自从Bungie和动视签下10年卖身契开发《命运》系列开始,无论是《命运》游戏本身,还是曾经因为《光环》系列赞誉无数的Bungie,都踏上了一段坎坷的“命运”。

《命运1》的“磨难”

在Joseph Staten离去之后,另一位Bungie的传奇人物,《光环》系列的首席作曲家Marty O'donnell也离开了Bungie。和Joseph不同, Marty是被炒掉的。Marty对Bungi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ungie创始人之一Jason Jones曾在媒体面前充满“嫉妒”的夸奖Marty:“Marty简直太棒了,他做一件事,我们往往需要做上两遍甚至更多次才能做到他那样出色。我很嫉妒,因为他对团队的贡献和所有人都不在一个档次上的。”

《命运1》少了太多《光环》的优点

如此重要的制作人被炒鱿鱼,可能是游戏产业开发史上都少见的情形。况且此时离《命运1》正式发售已经不到半年时间。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据Marty事后面对采访时透露,当时的《命运》面临着创意和商业之间的严重分歧,而他本人和其他人的想法都不同,矛盾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命运》巨资投入未火,未来走向揭秘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