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狗》缩水危机揭秘:育碧策略大转变!

17 0

《看门狗》的诞生与演变:从E3展示到市场反响

众所周知,2012年E3展会上,育碧首次向公众展示了《看门狗》的预告片,引发了玩家们的极大期待。当2014年游戏正式发售时,与玩家们心中的期望相比,游戏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芝加哥这座城市的描绘并未达到预期,让许多玩家感到失望。

育碧的反思与调整

育碧深知两款《看门狗》之间的差距,并在今年的E3采访中,育碧首席执行官Yves Guillemot承认了这一点。他坦言,早期对《看门狗》的宣传过于夸大,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他也感叹,使用新技术打造成功的新IP是非常困难的。育碧为了开发12年版的《看门狗》,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最终在发售时还是做出了妥协。

改变发行商的预推广方式

《看门狗》的失败让育碧意识到,他们需要改变发行商用来预推广一款游戏的方法。Guillemot表示,今年E3上,育碧将重点放在了确保游戏能够在目标机器上运行。他们要求团队在展示游戏之前,首先要确保游戏能够正常运作,让玩家能够立即了解游戏的真实情况。这就是他们从《看门狗》的经验中学习到的。

《幽灵行动:荒野》的例外

今年E3的新闻发布会上,育碧宣布的《幽灵行动:荒野》并没有提供可玩版本。Guillemot承认,他们打算将试玩留到巴黎游戏周上。这或许是对消费者的一次公平的变化,让他们能够真正看到游戏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仅仅看到“顶级画质”的投影。

《看门狗》的教训

《看门狗》的教训对育碧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反思。他们意识到,过度渲染游戏的效果,而忽略了游戏本身的品质,是导致游戏失败的主要原因。育碧从这次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开始更加注重游戏本身的品质,而不是仅仅追求视觉效果。 以上就是非法玩家原创的《看门狗:从E3展示到市场反响》解析,更多深度好文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