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纹章无双》惨遭黑历史,揭秘6.8分背后的真相与价值
2
0
《火焰纹章无双》:任天堂授权下的平庸之作
无双类作品,笔者早已刷吐,但近年的两部《勇者斗恶龙无双》还是让笔者眼前一亮,看来只要合作的够深入,制作的够认真,无双化也还能出好作品嘛,因此对《火焰纹章无双》笔者一直颇有信心,这并不是因为光荣,主要是相信任天堂。——但这一次,任天堂恐怕要让诸位感到失望了。 尽管拥有着《火焰纹章》这一经典IP,但明显感觉到任天堂这次的参与度非常之低,恐怕仅仅是授权IP而已,并没有对作品素质负责,《火焰纹章无双》的整体表现非常之平庸,即便放到光荣近些年的各种无双作品中比,也属于那种很不思进取的。画面与音效:Switch上的无双佳作
放下对任天堂的幻想后,我们就能清楚的意识到,这其实又是一部完全属于光荣的套路化作品,一个好IP+无双玩法。 Switch的机能有限,上面的无双作品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还是挺让人担忧的,在这方面《火焰纹章无双》可以说交出了非常优秀的答卷。本作画面采用了3D卡通渲染风格,一方面和系列画风保持了高度一致,还原度满分,另一方面在低多边形基础上也实现了相当精致的画面感,TV模式也看着不错;此外本作同屏人数也非常之巨,塞得满满当当,虽然“纸片人”的感觉有点重,但并不影响玩家横扫他们时的极大爽快感,且全程帧数都很稳定,即便在最拥挤、复杂的场面里,也仅存在轻微的延迟。战斗体验:经典元素与老套玩法
优秀的画面和音效可以说就是本作最大的优点,除此之外,《火纹无双》的表现都要么乏善可陈,要么惨不忍睹。 火纹元素众多,但战斗体验依旧老套。游戏伊始我们就能发现一些《火纹》系列经典的元素,比如“经典模式”,也即任一角色死了就真死了,以后不能再使用,这一直是该系列的精髓,在《火纹无双》中这个选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紧张感和挑战难度,但和SLG(战棋)中为了让角色全部存活精心计算、运筹帷幄相比,率性的无双战场很难提供相应的成就感,在通常难度下全角色存活并不很困难,且偶尔有角色意外死亡,也更多给人一种懵逼的感觉,正在激战的玩家很难搞清楚这个队友怎么挂的,立即退出任务重来的痛苦与决心是不会变的。角色与系统:丰富元素与简单玩法
《火纹无双》的战斗系统仍然是最老套的“轻攻击+重攻击”系统,不同搭配可以衍生出各种连续技,在无双槽满了后就可以放无双,觉醒槽满了后就可以来一段赛亚人式爆发,仅此而已,近些年稍有诚意的无双都应该在此系统上有所变革,但本作还真就没有…… 实际战斗体验非常的老套,如果你已经在过往的无双中感到了厌烦,那么你很难在《火纹无双》中感到任何实质性创新。尽管“剑斧枪”等克制关系、“协同(合体)系统”都有加入,但因为没有了严谨的战略要求,在大开大合的无双玩法中这些设计显得过于细腻,甚至说多余,除了“弓克天马”“破甲剑”等特殊克制十分显著,值得重视外,其它克制关系、羁绊系统基本无关生死成败,而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效率,玩家利用最好,不利用也就砍的辛苦一些。经典IP的无奈转型
《火纹无双》还是保留了一点自己SLG出身的影子,战略界面比较实用,玩家可以调遣队友征战四方,此处如果合理考虑武器克制,AI们攻城掠地效率也是可以接受的。“经典模式”的影响在这里也比较大,想要激进一些快速获得优势,就要派队友多点出击,各自为战,但队友也常常因此陷入险境,必须专门救援,否则损失很惨重,这其中有相当的策略空间。 这毕竟是无双作品,你不能指望策略为你做太多事情,问题的解决终归还要靠玩家自己去砍,这种派遣更多时候是为了方便玩家快速切换到不同角色、不同地点,免去赶路之苦。